近年来,故意拖欠借款、恶意逃避债务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债权人维权带来较大困扰。法律界与合规的催收机构表示,对于“故意不还”的债务人,依法、合规、循序渐进的追索路径是既能保护债权人利益又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
第一步:固定证据、明确法律关系 多位律师和催收机构负责人指出,追债首要是证据充分。合同文本、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发票、收据以及证人陈述等,都构成证明借贷关系的重要环节。合规的讨债公司通常在受托之初便协助委托人对现有证据进行梳理与公证,并建议补强电子证据与书面材料,以便在后续法律程序中被法院采纳。
第二步:友好交涉与合法催收并重 在证据相对完备的情况下,讨债公司一般先通过律师函、正式催收函或委托律师进行谈判,促使债务人自愿履约或达成分期还款协议。业内人士强调,所有催收行为必须在法律和行业规范框架内开展,禁止暴力、骚扰、威胁或侵犯隐私等违法手段,否则不仅无助于追款,反而可能构成对委托人的二次风险。
第三步:诉前保全与仲裁、诉讼并行 当债务人拒不履行合理催促时,依法提起诉前保全、仲裁或诉讼是重要手段。苏州市某执行法官表示,债权人可在律师帮助下申请查封、冻结、扣划债务人银行存款和动产、不动产登记等财产保全措施,防止债务人转移、隐匿财产,为司法执行提供保障。合同中约定仲裁的案件,应按约定程序先行仲裁,仲裁裁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四步:依法调查、资产追踪与执行配合 合规的追债机构会在律师或资深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合法渠道开展资产调查,包括查询工商、土地、法院裁判文书网、银行账户线索及异地财产信息,并将线索移交法院执行。法院执行阶段,有关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信用制裁、限制高消费等配套措施,已成为提高实际回款率的重要环节。
第五步:发掘刑事线索,依法移送处理 专家提醒,民事债务纠纷与刑事犯罪须严格区分。若查明债务人以诈骗手段骗取贷款、伪造证据、合同诈骗或恶意转移财产以规避执行,且符合刑法构成要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刑事侦查并移送相关线索,追究刑事责任。
行业自律与委托双方的风险防控 业内人士指出,讨债公司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签订规范委托合同并与律师协同开展工作,避免越界经营。同时,债权人委托前应审查机构资质、查看成功案例、明确费用及法律风险。律师建议,放贷时优先采取银行转账、签署书面合同并保全电子证据,预防后患。
法律是追债的护栏也是利器。在依法合规的大前提下,通过证据固定、律师介入、诉前保全、仲裁或诉讼与执行协同,能够有效应对故意欠款不还的行为,既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市场信用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