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债公司(或催收机构)常用的讨债手段可以分为合法的常规手段和违规/违法的强制性手段。下面把常见的手段、你的应对办法和维权建议列清楚,便于辨别、保护自己。
一、常见的合法或半合法手段
电话、短信、邮件或社交软件催收:频繁电话、短信提醒、发函要求还款。
书面函件、律师函:通过邮寄催款通知或律师事务所发函施压。
协商分期或和解:提出分期付款计划或一次性和解折扣。
转交司法程序:起诉到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执行(工资扣划、查封、拍卖等)。
债权转让:将债权卖给第三方(债务买家),买家继续催收。
二、常见的非法或违规强制手段(应坚决拒绝/报警)
恶意骚扰:反复夜间电话、辱骂、**、公开诋毁、发照片/信息到社交圈。
上门骚扰、威胁或暴力:到家里、单位威胁、打人或逼迫还款。
泄露个人隐私:向亲友、同事公布债务细节或散发传单、发布小广告。
冒充司法机关、骗取钱财:伪造法院/公安文件要求立刻转账、索要“解封”费等。
强制扣款、非法冻结:未经法院或合法程序私自扣款或冻结账户(若无需法院手续,多为违法)。
三、遇到催收时的建议与自我保护
先核实身份: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名称、执照、催收委托书或法院/律师函等书面证明;不要轻信口头说法。
要求对方出示债务凭证:借款合同、消费记录、法院判决或债权转让证明。
保留证据:保存电话录音、短信、聊天记录、来访记录、来信传真、转账凭证等(自己为通话一方可录音作为证据)。
不要通过不明账户或现金、红包等方式支付:优先通过银行转账并留证据;若和解,要求书面协议并开具收据。
确认诉讼时效:中国民事债权的一般时效期通常为3年(具体情况有差异),若债务已超过时效可作为抗辩理由(但建议咨询律师)。
合理协商:如债务属实但确实无力一次性偿还,可争取分期或减免并将和解写入书面协议。
四、遭遇骚扰或违法催收的处理办法
保存证据,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如威胁、暴力、敲诈)。
可向当地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银保监分局等监管部门投诉(针对金融机构或平台催收)。
向法院申请禁止令或通过律师发函维权,必要时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害并赔偿。
向平台投诉(如果催收通过社交媒体/电商/APP进行),并要求平台下架/封号。
五、如何辨别诈骗催收
要求先交“保证金”“手续费”“解封费”等通常为诈骗。
冒充法院/公安要求立即转账,或电话号码、文件可疑则警惕。
对方拒绝出示合法证明、只要求私下交易或用私人账户收款,应停止并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