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法官了!这笔钱要是追不回来,我们的生产线都要停了......”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
一起横跨吉林、河北两省的涉企买卖合同纠纷,在磐石法院执行法官的“雷霆查控”与“柔性调解”下顺利执结,既让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落地,又给被执行企业发展“留足生机”。
货款拖欠成“心病”,企业经营陷困境
磐石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A公司与河北省唐山市B公司是长期合作伙伴,A公司常年为B公司供应生产设备零部件。起初双方合作顺畅,可随着业务往来增多,B公司开始以“资金周转不开”为由拖欠货款,一笔笔欠款累积下来,竟达80余万元。
“我们派了好几拨人去催,电话打了无数次,对方每次都说‘再缓缓’,可这一缓就是两年!”A公司负责人满脸愁容,“这笔钱回不来,我们的资金链更加紧张,新订单的原材料都没钱采购,车间里的机器都快转不动了!”多次协商无果后,A公司遂将B公司诉至磐石法院。
经审理,磐石法院依法判决B公司限期支付全部欠款。可判决生效后,B公司依旧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面临企业发展困境,A公司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跨省追查觅“踪迹”,雷霆手段亮底线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迅速启动网络查控系统,对B公司名下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进行全面排查。可查控结果却令人失望,B公司名下所有银行账户余额加起来不足千元,还牵扯着其他债务纠纷。
执行法官反复翻看案卷寻找“突破口”,通过研究B公司的经营报表和往来账目,深入分析其经营模式和财务状况,发现B公司在唐山市仍有机器设备和部分库存原料,执行法官当即决定前往唐山市进行实地调查。
到达唐山后,执行团队赶到了B公司的实际经营场所和仓库,发现仓库里堆放着待加工的原料和成品,车间内几台机器正在运转,门口还停着铲车、洒水车等设备。执行法官随即对B公司负责人释法明理:“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违反法律规定,如果继续拖延,会被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影响企业信用和招投标,还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有权对这些机器设备、货物等依法查封。”执行法官当场向B公司负责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语气坚定地说道:“请您配合执行,尽快想办法履行义务。”
柔性调解破“僵局”,善意执行留生机
“法官,我们真不是故意赖账,最近市场行情不好,资金回笼慢,要是把设备卖了,公司就彻底垮了,到时候更拿不到钱。”
执行法官看了看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又摸了摸运转的机器,心里有了主意:“要是直接扣押、拍卖这些设备,可能会导致公司停产倒闭,几十名员工要失业,而且设备拍卖价往往偏低,A公司也未必能拿到足额货款,这是‘双输’的局面。”于是,执行法官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与B公司负责人再次沟通,耐心倾听对方的难处:“您说说企业现在的情况,只要有还款的诚意,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在法官的耐心引导下,B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实我们最近接了几个新订单,只要资金能周转开,肯定能还清欠款,就是现在一下子拿不出80万。”
随后,执行法官又马不停蹄地联系A公司负责人,把B公司的经营现状、新订单情况和还款意愿逐一说明:“B公司有生产能力,也有还款的诚意,要是咱们能给他们一点缓冲时间,让他们正常生产,不仅能拿回全部货款,说不定还能恢复以前的合作关系。”为打消A公司的顾虑,执行法官还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由B公司用仓库内部分货物及查封的铲车、洒水车、机器设备折抵部分货款,剩余欠款制定详细的分期还款计划,在一年内还清;同时,法院会全程监督B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还款进度,保护A公司的权益不受损害。
经过执行法官的反复沟通协调,A公司同意了该方案;B公司也承诺会按时还款,妥善经营企业。最终,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
据回访,B公司按照协议约定,不仅按期支付了分期欠款,生产经营也逐步走上正轨;A公司拿到了拖欠的货款,资金链得以缓解,新订单的生产顺利推进。至此,该案成功执结。
“执行是要在法律框架内,找到保障权益与帮扶企业的平衡点。”执行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到。
这起案件的成功执结,是磐石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体现,既用雷霆手段守住法律底线,又以司法温情为企业留足生机,让公平正义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未来,磐石法院将持续以高效执行、主动作为,打通胜诉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来源:磐石市人民法院